哈佛大学的裸奔节闻名遐迩,许多校外学生与游客都会赶来观望,感受热闹刺激。
哈佛的裸奔节定在哈佛每学期期末,考试周的前一个星期五晚12点。参加裸奔的基本上是大一的学生,还有其他年级的本科生与博士生。
平日宁静安祥的校园,晚上,在瑟瑟寒风中,在淡雾绕罩中,哈佛大学校园突然变得亢奋、喧哗、热闹,校乐队早已列队在哈老头的铜像前,起劲地敲鼓吹号,奏起激昂的乐曲。再抬眼一望,喝!指挥竟然站在哈佛老头铜像的台子上,与万人景仰的哈佛老头平站平坐。是呀,今天是裸奔节嘛!既然敢舍得一身剐,还有什么能束缚裸奔的学子们的。
哈佛大学的著名研究生乐队“芙斯迪”也特意前来助兴,但这一天乐队成员穿着,与平时活动大不相同。在“裸奔节”上,他们只穿乐队制服的上衣,不穿裤子。这叫观览者也唏嘘诧异。夜里10点多钟,就有许多游览者与学校学生、教师,簇拥在在道路两旁的草坪上,翘首以望,等待裸奔生经过。
12点整,一声哨响,一丝不挂的学子们冲出来了,他们冲上环行小路,边跑边叫。站在小路两侧的观众,大部分是裸奔者的同学,也兴奋起来,边跟着狂叫,边举起相机、手机猛照。
今年参加裸奔的同学可真不少,足有好几百人呢。他们呼啦啦地冲过来,我只觉得眼前一片白晃晃的,根本没法看清一个人的全貌,看头就看不到脚,一个个赤身男女从眼前晃过,在淡黄濛濛灯光下,白人,黄人看起来没有肤色的差别。
有的男女生全身赤裸,狂叫猛奔,歇嘶底里。以一种发泄、嘶叫,来掩饰、冲淡,在众人,甚至熟人朋友前,赤裸的尴尬,与寒气的逼袭。裸奔队伍中也有不好意思的。有一个小个子白人头上套了一个纸盒,连跑三圈。还有几个亚裔面孔的学生,小肚子前面挂个小纸盒,举着横幅疾走二圈。有些学生穿着披肩;有的戴着面具;有的戴着礼帽;有的在屁股上拖一条尾巴,
总之,稀奇古怪,五花八门,别出心裁。特别能抓眼球,观望者中不时爆起一阵阵惊叫声、喝彩声、加油声。
裸奔者中不乏胆大的。有些裸奔者直接跑到自己的男女同学面前,与同学聊天。更有甚者,一个赤裸的亚裔女生喘着粗气,竟居然站在乐队男女生前面聊天、休息;有的男生站在乐队前面抽烟。有的男女生站在路边吃三明治、热狗。
有的学生将自己化妆成星球大战里的黑武士,戴着黑色头盔,一边走一边模仿着发出很重的呼哧声,但是跑到最后一圈时,他还是很遵守规则地将头盔摘去,以真面目示众;还有的女生在脸上涂上浓重的色彩,头上插着羽毛,在一片白花花的肉体中倒显得夺目。一个男生头上罩着一个购物袋,正颇有尊严、不慌不忙地在队伍中踱步时,却被另外一个学生突然撕去了纸做的购物袋,原形毕露之下,立刻慌不择路地奔跑起来。实际上,“裸奔”组织对参与者的脸部和身体有着严格限制,不允许使用任何将自己遮盖得让人认不出来的“技术”。
在裸奔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看上去都是既慌慌张张又情绪激动。不过也有一群真正以自己身材为傲的女生和男生,将零下20度的黑夜视为自己的T形台,姿态优美地在观众的闪光灯中徐徐走过,和人群中神情紧张、身体僵硬、表情痛苦万分的亚裔裸奔者形成鲜明对比。
在裸奔的哈佛塑像的中心广场上,一个个赤溜溜地簇站在乐队前面,随着狂嘶、奔放、激烈的摇滚乐曲,呐喊、狂叫、振臂、挥膀、跳跃。大家和唱一首歌,《哈佛!裸奔》。“裸奔!裸奔!哈佛!哈佛!解放!解放!圣体者裸奔,在校园飞翔,我有热情,不怕展露。”
整个场面沸腾、震憾,使在场的每一个观览者、参与者、鼓乐者,溶入到欢腾、沸腾、奔腾的海洋。这就是哈佛,名符其实。
据说在这个著名的裸奔狂欢节历史上,学生们曾经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有趣场面,比如模仿电影中的经典镜头,一丝不挂的学生们聚集在哈佛小院中开会、游行,振臂高呼:“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听说在夏季期末考试前夕的裸奔节上,整个哈佛小院都放上了巨大的充气游泳池,搭上帐篷,模拟成海边沙滩的场景,而集体裸露的学生们则悠然趴在草地和池中进行“月光浴”。 以至于当后来巴黎的市长将塞纳河边的马路打造成“沙滩”卖点时,许多哈佛学生都嘲笑说是抄袭了自己的创意。
所谓哈佛“裸奔节”,其实学名叫作“原始尖叫节”(Primal Scream),起因正是与哈佛学生压力太大有关。这个活动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每个学期的考试前一天,在哈佛校园里面的所有宿舍,同学们都会打开窗户,有的尖叫;有的呐喊;有的撕书;有的摔碗盒;有的脱光衣服,更有甚者,借着夜色裸身奔跑,借此发泄释放。御释压力,轻松上阵,迎接考试的挑战。逐渐此类歇斯底里的“尖叫”、呐喊、撕书、摔盆,就渐渐统一发展成为规律性的哈佛“裸奔”,路线就是哈佛历史最悠久的校园〔Harvard Yard〕奔跑两圈,每年有两次裸奔五月的某日,十二月的某日,裸奔还不够,还要在冰天雪地里裸奔,这就刺激了——新英格兰的十二月,可不是开玩笑的。感觉美国人真开放!真敢干啊!要知道,波士顿跟沈阳的纬度相当,在严冬的哈佛园里,奔的人是一丝不挂,看的人却包得严严实实,那场景真够刺激。
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平时压力山大,不泛精神压抑,甚至还有自杀的,为了减压和发泄情绪,歇斯底里,真是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其实哈佛学生这种做法我们也可以理解,就像是国内许多大学生不爽的时候,喜欢往楼下扔个瓶子,考完试撕个书什么的,这同样也是释放压力。
这项“行为艺术”不但引来很多慕名的人前来围观,而且由哈佛大学著名的学生乐队Harvard Band伴奏助威,观众沿途欢呼加油,俨然成了阴郁冬季的一个狂欢节。到了今天,这几乎已经仪式化,成为哈佛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还有说法,没有在考试前一天裸奔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哈佛毕业的。
在考试前形成两种现像,谈到考试闻之色变,压力山大,谈到裸奔,兴趣盎然,轻松欲试。可以活跃校园紧张压抑的气氛,减轻学生考试压力。
哈佛裸奔传统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儿子查尔斯.亚当斯在哈佛求学的时候,曾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喝醉了于是就在校园里裸奔,校方认为违反校纪,伤风败俗,于是小亚当斯被开除了。当然,他后来改新悔过得到校方原谅,又重新入学了。
后来在上个世纪,美国的校园文化主要以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传统思想为主,而且当时的各种民权和女权运动等等都对一批追求思想进步的大学生们产生了极大影响。 他们对抗权威,追求自由,又心生叛逆,为当年查尔斯.亚当斯因裸奔被开除的不滿。于是,裸奔又成了他们泄愤、叛逆、释压的最有力方式。学生考试前裸奔就延续、传承、光大起来。
哈佛裸奔延续半个多世纪已成哈佛一景,引来众多游客观看,美国毕竟是自由社会,校方视若岡闻,不闻不问,不鼓励,不制止。还有许多师生在网上谈了裸奔的合理性、必要性、先进性。例如;如果当众裸奔都不怕了,期末考考还用怕吗? 如果身体都不受束缚了,思想还会被束缚吗?
有人从历史、民俗阐述,有板有眼地为裸奔辨理,从西方狂欢节的起源,说是跟中世纪的愚人节有关系,说这就是最生动、最灵动、最现实、最原始、最精彩的愚人节。每年的这一天,整个社会的长幼尊卑、行为规范全被打破,人们互相愚弄作乐。更关键的是,在这一天,社会权利结构的运行暂时中止,人们长期社会等级关系压抑的活力获得暂时释放,也算是为社会的齿轮减压和涂一点润滑油。哈佛大学的校园学习生活,其实就像一个常年高速运转、而且永不停歇的机器,其齿轮是非常需要润滑油的。从教授到助教到学生,日常活动都排得密密麻麻。本科生们个个天资聪颖,就跟中国北大、清华的学生一样,都是习惯了拿A,到了毕业季,又要忙着找工作,奔赴全国各地参加各种面试。况且,他们很多人家境不错,就算家境一般,毕业以后多半也会不再一般。在这种环境下,平时的竞争之大,自然不难想象。如果能找一个场合发泄一下,互相鼓舞一下,甚至是反叛一下,抒发心中抑郁之气,似乎也是有益身心健康。
400-004-8861